美股還會跌嗎?
分享文章
橡樹資本的聯合創始人Howard Marks曾說過一句經典名言:「你不能預測,但你可以做好準備」
市場進入震盪期,投資人最常問的問題總是:「美股還會不會繼續跌?」這是一個人之常情的疑問,但也是一個充滿陷阱的問題
幾家歡樂幾家愁,股市是個零和市場,每個投資人的風險屬性不同,
左側投資人,買低賣高:標的越跌越開心,買進成本更低,長期看好的標的!
右側投資人,追高殺低:嚴格遵守停損停利,該果斷買賣千萬別猶豫,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!
以下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近期川普關稅政策上路後,該如何因應
一、近期市場數據概覽:震盪加劇,恐慌上升
截至2025年4月4日,美股三大指數全面回落,投資情緒急轉直下:
- 標普500指數(S&P 500):下跌6%(-322.44點),收於5,074.08點。
-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(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):下跌5.5%(-2,231.07點),收於38,314.86點。
-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(Nasdaq Composite):下跌5.8%(-962.82點),收於15,587.79點,已從近期高點回落超過20%,正式進入技術性熊市區域。
- CBOE波動率指數(VIX):飆升至45.56,創下2024年8月以來新高,顯示市場恐慌情緒明顯升溫。
造成這波波動的導火線,除了升息預期與通膨數據反覆,也包括中美貿易摩擦升溫。中國對美商品加徵高達34%的報復性關稅,美方也同步祭出新一輪制裁,引發市場擔憂全球供應鏈與企業獲利前景。
二、預測的侷限性:市場不是數學題
很多人會試圖從利率決策、財報趨勢、經濟指標中尋找市場方向。但市場是複雜的情緒生物,不只是邏輯推理的結果。每一位投資者的決策、每一則新聞標題、甚至社群媒體上的情緒發酵,都可能成為價格波動的觸發點。
我們不會知道哪一則消息會讓市場繼續下跌,也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才會止跌回穩。真正的問題,不是市場會怎樣,而是你準備好了沒?
三、準備才是真正的主動策略
當我們承認自己無法預測未來,就能開始把焦點放在控制可控的事上——風險管理、資產配置、流動性控管與心理建設。
你可以這樣準備:
1. 重新檢視資產配置
是否有過度集中在單一資產(如科技股或高波動ETF)?此時應考慮適度再平衡,納入防禦型資產如債券、黃金或高股息股票。
2. 保留充足流動性
市場動盪時,現金是彈性。它不僅能應付突發支出,也讓你有餘裕在合理估值時進場撿便宜。
3. 建立情境預案(Scenario Planning)
如果市場再跌10%,你是否有心理與資金準備?反之,若快速反彈,你是否有策略參與?
4. 用時間對抗風險
如果你的投資目標是5年以上,短期修正反而是建立長期部位的機會。關鍵在於避免恐慌性賣出與過度交易。
四、長期勝出的關鍵:不是預測對,而是準備好
歷史上,市場經歷過多次下跌——2000年科網泡沫、2008年金融海嘯、2020年疫情崩盤,每一次的起跌點都讓人心驚,但每一次也最終迎來復甦。問題是:你能不能撐過去?
那些真正從市場中獲利的人,不是因為他們預測得準,而是因為他們在跌的時候,有準備、有耐心、有紀律。
結語:當別人問「還會不會跌?」,你應該問:
「如果它繼續跌,我準備好了嗎?」
「如果它反彈,我有沒有錯失機會?」
與其陷入預測的焦慮,不如擁抱準備的主動。你不能控制市場,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策略與情緒。這,才是成熟投資者與短視交易者的分水嶺
平衡的資產配置,投資的初衷要謹記,加上夠長期的時間讓資產長大,把握每次經濟循環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,才是穩健理財的首選心法
「你不能預測,但你可以做好準備」
這不只是投資策略的核心,更是面對川普2.0不確定時代最重要的思維框架。
免責聲明:
本網站之所有人富承家族辦公室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「本公司」)並不保證所提供之資訊可以創造獲利、減少投資損失,
亦不會鼓吹任何具體之投資行動。因此,本公司及本公司所屬員工,對於會員或本網站資訊使用者直接或間接依賴並參考相關資訊後,
採取任何投資行為所導致之直接或間接損失,或因此產生之一切責任,均不負任何損害賠償及其他法律上之責任。
查看相關文章